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贵州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留茶坡组中球形化石的研究
刘晖, 董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9 (3): 427-433.   DOI: 10.13209/j.0479-8023.2023.016
摘要193)   HTML    PDF(pc) (680KB)(85)    收藏
对贵州省东部坝黄剖面留茶坡组硅质岩中的微体化石进行研究。通过薄片观察, 发现多种球形化石, 包括一类具连接体的球形化石以及两种具深色外壁的球形化石。对具连接体的球形化石进行系统的描述, 并建立新属Bahuangia gen. nov.。Bahuangia的连接体呈葫芦状或链状, 形态可与出芽生殖的单细胞真菌或细菌进行类比。所报道的3类球形化石在扬子板块埃迪卡拉纪晚期的深水相地层中广泛分布, 此次发现加深了对埃迪卡拉纪晚期深水区生物面貌的认识, 可为区域地层对比以及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北京下苇甸地区新元古代景儿峪组–寒武纪府君山组界线硅质角砾形成模式
李辰卿, 董琳, 沈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9 (3): 415-426.   DOI: 10.13209/j.0479-8023.2023.017
摘要398)   HTML    PDF(pc) (40789KB)(162)    收藏
为探讨华北板块在新元古代与寒武纪之间沉积间断后再次接受沉积的具体过程和环境变化, 选取北京西山地区下苇甸剖面青白口系景儿峪组和下寒武统府君山组的硅质沉积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沉积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 发现景儿峪组顶部硅质层及府君山组底部硅质条带角砾具有相似的接近海水的Ge/Si比值和稀土配分特征, 揭示府君山组硅质条带角砾可能来自下伏景儿峪组。研究结果还表明, 府君山组底部含角砾白云岩不具有层理, 且其中角砾成分复杂, 磨圆分选程度较低, 排列杂乱, 可能代表一次冰川沉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湖北寒武系第二统水井沱组宏体锥管化石新发现
刘璇, 陈春含, 杨润宇, 董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 (4): 644-654.   DOI: 10.13209/j.0479-8023.2022.041
摘要335)   HTML    PDF(pc) (69334KB)(156)    收藏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湖北神农架地区宋洛坪剖面和秭归地区滚石坳剖面寒武系第二统水井沱组的宏体锥管状化石开展详细的研究。识别出楔叶虫属Sphenothallus的一个新种, 以其“V”形加厚带表面的纵向纹饰为特征; 首次在水井沱组发现软舌螺纲 Hyolithida偶带线螺属Ambrolinevitus。研究结果丰富了水井沱组的生物多样性, 为探讨早期生命演化提供了新的化石材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塔里木盆地西缘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地球化学及有机质富集机制研究
王志宏, 丁伟铭, 李剑, 郝翠果, 刘晖, 李彤, 董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 (4): 667-678.   DOI: 10.13209/j.0479-8023.2020.045
摘要1261)   HTML    PDF(pc) (26226KB)(113)    收藏
对塔里木盆地西缘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3个典型的剖面开展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探讨玉尔吐斯组沉积时期水体氧化?还原环境及初级生产力, 为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及资源潜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玉尔吐斯组下部较高含量的Ba (>1000 μg/g)说明其沉积时期表层水体初级生产力较高, 产出的大量有机质埋藏于沉积物中, 与玉尔吐斯组产出的大量浮游植物化石及较高的TOC值相一致。与之对应层位中, 较高的δ15N (>8‰)说明水体中发生反硝化作用和/或厌氧氨氧化作用, 表明有机物在从表层向深层水体沉降过程中发生降解作用, 不断地消耗水体中的氧气, 使得海洋内部形成偏还原的水体环境。同时, 玉尔吐斯组下部硅质岩具有极低的Ge/Si值, 表明正常海水是硅质的主要来源。硅质过饱和的水体促进沉积物快速胶结, 可能对有机物的保存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辽宁西部北票地区高于庄组白云岩沉积特征研究
丁伟铭, 甯濛, 秦树健, 董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 (6): 1055-1066.   DOI: 10.13209/j.0479-8023.2019.081
摘要1199)   HTML    PDF(pc) (69879KB)(295)    收藏
通过在野外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辽宁西部北票地区高于庄组上部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 识别出若干由薄层白云岩和中厚层白云岩组成的沉积旋回, 为潮上带至潮间带沉积特征, 具有微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和内碎屑白云岩3 种沉积微相, 部分伴有白云岩的重结晶现象以及硅质成分的孔洞充填和交代现象。剖面中硅质条带和结核均顺层出露, 可能形成于准同生阶段。硅质成分的交代或充填对白云石的重结晶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溶蚀作用对泥晶白云石的晶间孔隙度有明显的改善, 形成优质的白云岩储层。因此, 准同生阶段的硅质充填或交代作用对白云岩储层的形成与演化可能有重要的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湖相沉积与地球化学特征
庞大卫, 蒋飞虎, 慕小水, 彭杨, 董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 (1): 49-60.   DOI: 10.13209/j.0479-8023.2017.080
摘要1002)   HTML12)    PDF(pc) (61101KB)(274)    收藏

通过对典型井位濮115井沙三段地层进行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 结合碳、氧稳定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三段碳酸盐岩及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混合沉积作用机理和成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 研究井段地层中碳酸盐组分为自生矿物, 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中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异明显, 碳酸盐岩中δ18O偏正, δ13C偏负; 碎屑岩中δ18O偏负, δ13C偏正; 混积岩为二者的线性混合。同位素特征指示碳酸盐岩在强蒸发、弱淡水注入的条件下形成, 湖水相对封闭, 水体较浅, 底层水体可能呈氧化状态; 碎屑岩形成于弱蒸发、多淡水注入的相对开放湖体中, 湖平面较高, 底层水体可能缺氧; 混积岩则形成于两者的过渡阶段。频繁变动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可能指示对应沉积期的气候条件和湖平面, 并指示湖盆底层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频繁变动。研究井段陆源碎屑含量逐渐减少, 可能指示湖平面整体上处于下降期, 与之相对应的沉积期湖盆相对封闭的阶段占主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